思维导图7大功能,玩转职场!

post on 6月 12th, 2011
Posted in 1.手绘思维导图

前几天在知乎上回答了第一个问题“思维导图怎么使用”,详细说明了思维导图的7种职场应用。发到这里,作为“手绘思维导图”系列的完结篇。

关于本文的几点说明:
1.点击7个标题会进入相应功能的详细说明页面。
2.如果你看不到图片,可以到豆瓣相册查看。
3.我做了一个手绘思维导图PDF供大家下载。
4.刚开始玩知乎,欢迎大家关注我@知乎,只要是用心的提问,我都会给出力所能及的回答:)

一、画简历

思维导图画简历找工作
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用思维导图找到的。思维导图可以用来像梳理一个品牌那样梳理自己的信息,为自己画一张职业全景图。
小贴士:
1.瞄准:在梳理出的信息中选择与应聘单位相关的。
2.看人下菜:不是应聘创意型公司,不要瞎搞创意。
3.定期补充:边积累经历边充实内容,让简历思维导图成为能够随时检阅自己工作经历的职场全景图。
二、作决策
思维导图作决策作选择

我用思维导图在工作与考研之间作出了抉择。
Step1:将你面对的选择画到图中央
Step2:在思维导图第一层写上做该决策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
Step3:如果某个因素还可细分,就继续细化
Step4:在因素下面的层级,写上AB两个选择
Step5:再在选择下面的层级,写每个选择在这种因素下的利弊
Step6:在各个因素下,为AB两种选择打分,AB的分数相加为5
Step7:把每个选择的分数相加,分数多的那个就是最终的答案
小贴士:
1.分数:在为选择打分时,二者相加的结果必须是奇数,不然的话最后两个选择的分数可能会出现相等的结果。
2.决策不是出来的:思维导图把抽象的思维具体化,把模糊的倾向数字化,将你的意识用图呈现出来。其实,答案早已在你我心中。
三、列计划
思维导图列计划

随时随地呈现工作or生活的全貌,帮我分析+计划:年度计划、工作计划、阅读计划……
小贴士:
1.思维导图列计划的优势:直观,一眼就看得到所有的细枝末节,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2.在回顾中发现自己的成长:列短期计划时,可以回顾一下年度计划,看看各个方面的进展与实现的状况。比较不同时间画的计划图,能够发现自己实实在在的成长。
四、写提纲
思维导图写提纲

整理思路,为创作搭建骨架,写作、头脑风暴或者项目管理都很好用。
小贴士:
1.头脑风暴:没啥想法的时候,想到什么就画到思维导图上吧。
2.逻辑关系:利用思维导图的天然分层结构将文章结构规划好,成文就容易许多了。
五、理关系
思维导图理关系画组织人物关系图

画人物关系谱,理清组织架构,顺便还能帮助记忆面孔。
小贴士:
1.帮助面孔记忆:看着图想每个人的脸,帮助记忆组织成员的面孔。
2.发现晋升通道:部门的人物关系思维导图可以看出自己的晋升通道。看出要到达某位置,你还缺少什么(比如掌握其它平行岗位的职责,或是理解上级做事的角度)。
3.KNOW-HOWKNOW-WHY:公司的人物关系思维导图反映你的小小岗位在大大的组织机器里处于什么位置,发挥什么作用,有利于提升你在工作中的格局,让你在工作中不仅KNOW-HOW,而且KNOW-WHY
六、记笔记
思维导图记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

思维导图笔记可以用图像来帮助记忆,像曼昆《经济学原理》那种大部头,不画思维导图玩真的很难坚持看完啊!
小贴士:
1.图像化笔记:能用图表示的部份,尽量用图,现在是读图时代,人对图像的记忆远好过对文字的记忆。
2.笔记是给自己看的,不要舍本逐末:过分追求思维导图的精美是没有必要的,就像做普通笔记对字迹要求过高一样,都是浪费时间的行为。
七、送礼物
思维导图送礼物

思维导图可以成为经济又有创意的礼物,我给老师和客户送过,他们都超喜欢!
小贴士:
1.工具:水彩笔1+A4纸一张+宜家相框1+创意无限。
2.礼轻情谊重:心意100+用心100分,收礼人感受得到心意,却不会产生负担。

附:
系列文章:手绘思维导图
豆瓣相册:无所不能の思维导图
相关文档:思维导图7大功能,玩转职场

在一个研究公司里研究自己的人类学研究员

post on 1月 18th, 2015
Posted in 2.读书旅行学习

1.所有的问题都披着同样的外衣

上周简里里在书展举办新书发布会,我俩在现场做了一个小型的对谈。期间她说起自己在豆瓣收到的上千封求助邮件:我不想结婚但一直被家里人催,我想做我喜欢的事情但可能赚不了什么钱,我不知道该继续留在大城市还是回老家……

“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披着同样的外衣:自我认同,我究竟如何成为我自己……我们上一辈曾经遭受了非常大的时代创伤,这种创伤在每个小的家庭中延续下来,影响了我们,让我们对父母心怀内疚。”(引语是我所记忆和理解的大意,非原话)

听她从心理学专业的角度,解读当下很多年轻人面临的迷茫,我特别有感触。

对谈开始之前,出版社的主持人上前叫我暖乎乎,说她认得我。我以为她是在网络上看过我写的文字的陌生人。每每这种时候我都有点无措,就“哦哦嘿嘿你好啊……”

对谈结束后,在回去的路上,我突然想起了那个女孩子是谁。

2.听别人的故事听到泪流不止

两年前,我刚开始做青年文化研究的时候,给一个文化作品做过研究项目,目标是找到年轻人对当下时代的感知和自我探索方面的核心洞察,为其创作和营销提供灵感。这个女孩子,是当时的被访者。那会儿,她还是一个学出版的大学生,一晃,她都已经在出版社里工作了。

我一直对那个项目记忆深刻,因为那是我第一次,也是迄今唯一一次,在组织座谈会的过程中,听别人的故事听到泪流不止:

“我姥爷去世的时候,我在负责一个事情,走不开。跟领导请假领导也不批,结果没能见姥爷最后一面。我那时就想,我一个人到这里来上班,到底是为了什么?”

“家人逼我相亲,妈妈、姑妈、姨妈一起每天打几十个电话。我被他们逼得没办法了,把手机静音。我觉得太压抑太闷,就买张机票,在当地租车自驾游。”

“创业没钱是最大的挫折。又不好意思朝父母要太多,其实我还是要了。我记得我接第一单生意的时候,忙乎了两天,挣了一百零几块钱……”

彼时的我,刚分手不久,刚到北京,刚换了新工作。无论职业、婚恋还是生活方式,统统忤逆了父母的意愿。听着他们的故事,不由想到自己,然后就特别有共鸣地一直哭一直哭。

边上的客户,那个文化作品的创作者,以一种艺术家特有的敏锐,不停地向被访者抛出直接有力的问题:

“你最痛苦的一次经历是什么?”

“你有过绝望的时候吗?”

许久之后,我们再碰面,我才知道,TA当时也哭了,跑去隔壁屋子哭的。离开中国太久,TA惊讶于这个时代背景下年轻人的处境。

“希望以后能用作品给年轻人些许温暖”,TA说。

那个项目之后,我才终于认清一个简单的事实,即我个体遇到的一些问题,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很多同龄人跟我有着同样的困惑和迷茫,这跟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阶段密切相关。

“身为一名年轻人,做年轻人洞察项目的过程,也是自疗与自愈的过程。”

那场座谈会结束以后,我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3.我是一个假人类学研究员

我在一个研究青年文化的公司,两年多来跟数不清的年轻人见面、寒暄、正经的聊天、不正经的胡扯。有时候在一场座谈会,跟六个人一起聊俩小时;有时候在一个年轻人家里,一对一聊上仨小时;有时候在一个活动上,听他们或清楚或啰嗦地讲自己的故事;有时候在饭桌上,听他们说过去现在未来。

几小时前,我刚旁听了一个关于“90后文化消费图谱”的座谈会,听着四个大学生七嘴八舌说着B站、欧巴、宅舞、漫威、公交霉、CP、鬼畜向、虐……

我一边百度我听不懂的新词儿,一边看着MAC上贴的小丸子,默默感慨时不我待时不我待。

看上去是我在研究他们,其实到最后都是他们让我反观了自己。

疗愈也变得没那么容易。我跟我的心理咨询师说起我对时间的焦虑,不知怎么聊到爸妈,说着说着,我突然发觉,好像我对时间的焦虑背后,隐藏着自己内心对父母巨大的内疚感。加之我和父母的年龄差距比一般人大得多,让我好像从少年时期就陷入了这种对时间的焦虑里,没法和它做朋友。

我问咨询师,我已经知道这些了,往下,我还能探寻到什么?TA说,就像汩汩冒着气泡的液体,我们现在看到气泡了,下面是什么,我们慢慢找。

慢慢就慢慢吧。

上午客户接过我名片,和很多人的反应一样,马上反问:“人类学研究员?”

其实我是一个假人类学研究员来着,因为我一直在研究我自己。

?

图:这是2012年给那个文化作品的研究报告画的插图,右边的路叫作“自己”。

暖乎乎’s 2014大事记

post on 1月 17th, 2015
Posted in 3.回顾总结反思

 

1. 人生梦想之COSPLAY樱桃小丸子GET

从清水县小丸子博物馆回来以后,把博物馆送的贴纸分别贴在了MAC和行李箱上。每当工作生活有些心塞的时候,看到MAC上小丸子的大脸心情都会变好。后来还添置了小丸子毛巾,每天擦脸都很开心。如果2014年有什么生活体会,大概就是小丸子贴纸给我的感受:让自己喜欢的东西高频率、大面积地出现在自己周围(即便它可能看上去挺幼稚的哈哈哈)。

2. 人生梦想之“环球泰迪熊博物馆之旅”启程

2012年,在一个破地摊上收了贫穷贵公子蛋腚腚童鞋,后来它跟着我来了北京。一开始住在和园的四合院的时候,我就想说蛋腚腚啊以后慢慢带你环游世界吧。2014年蛋腚腚的环球探亲之旅启程,首站是位于伊豆的泰迪熊博物馆。不知道它作何感想,反正我是幸福感爆棚,博物馆里太多小细节让我这个泰迪熊迷感动不已。正好赶上伊豆泰迪熊博物馆和宫崎骏博物馆合作龙猫展,我还坐进了现实版的猫公车!!!

3. 举办第一届暖乎乎手绘思维导图工作坊

2011年在幸福行动家列五年计划的时候,我就写说要办自己的手绘思维导图工作坊。感谢弥生的邀请,2014年12月21日我在睦野画舍的咖啡馆办了第一届工作坊。在设计工作坊流程的时候,把这两年在青年志参与过的各种商业工作坊都回顾了一遍,执行出的结果比我两年前在公司做的内部工作坊成熟许多。也许现在开始才正是对的时候。Beta版之后,2015年手绘思维导图工作坊会继续办下去,推出1.0、2.0、3.0……欢迎大家来玩!

4. 为正在写的思维导图书举办读者试读会

2014年业余花了一些时间写书,写的时间比预想的长,2015年会出版。如当时设想的那样,在写的过程中对思维导图有了更多理解。初稿出来之后,我办了2次试读会,用平时在工作中组织消费者座谈会的方式,设计了访问提纲,收集了读者很多很好的意见和需求,颠覆了我之前的诸多自己的YY。这件事情的意义还在于,它反向给我从事的消费者研究工作带来很大启发。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换个角度,站在研究结果最终使用者的视角,去设计和执行一次研究项目,感受到了研究的价值所在。

5. 给中国三明治写了一篇人物采访稿件

从2014年开始,我停掉了所有的媒体撰稿工作。年中我参加中国三明治的李梓新老师举办的写作工作坊,之后帮三明治访问了简里里童鞋。这是我第七次和她碰面,第二次访问她。2012年6月,我在青公馆第一次碰到简里里,那会儿我刚来北京,还没加入青年志,借着参加活动的名义去考察。许是碰到她的时间太特殊,之后的每次碰面,我都不由回想之前碰面的情形和期间自己的变化,像一场对照她、观照自己的漫漫人类学。人物访问一直是我很爱的一件事,虽然它的优先级不高,但希望自己可以用某种形式慢慢地写下去。

6. 有规律地进行核心力量的训练

练了很多年软绵绵的瑜伽,一直练得有一搭没一搭。2014年偶然在瑜伽馆上了普拉提和弹力带课程,打开了一个力量训练的新世界。于是不自觉地去瑜伽馆的频率开始增加并且慢慢稳定下来,身体对于核心力量有了更多的感知,再上瑜伽课时也有了更多体会,上了那么多年,终于迎来了第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阶段。

7. 开始接受持续的心理咨询

遇到了事情,出现了比较大的情绪问题,自己试着搞了搞没搞定,于是转而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坚持了一段还算长的时间,对于问题的解决和情绪的缓冲非常有帮助,而且还有附加值,就是对自己的一些不自觉的行为模式开始有了意识,时间关系还没能做更多源头上的探索。要不要继续,还在考虑中。

8. 读完《非暴利沟通》《我系何式凝,今年五十五岁》

今年看得最认真的两本书。之前看到何式凝的一篇访问,说到她对婚姻制度的质疑,在感情中放弃了一对一关系,采取多边关系。买了她的自传看,了解她这种态度的来源和为此付出的代价。《非暴力沟通》主要是讲如何在沟通中抽离情绪,读后感:“有时候觉得要对他人的感受负责,于是将他人的感受解读成对自己的评判,从而产生妥协或攻击的反应,更好的做法是试图体会他人感受背后蕴藏的需求,与对方确认这个需求,然后针对需求给出相应反馈”。

9. 带父母去旅行第4季

第四次带爸妈出门旅行,依然要在出发前不停地做心理建设,在过程中尽量无视价值观的冲撞,避免争吵。高兴的是用某网站积分兑换了照片日历,把旅行的照片配上文字,做成了2015年日历送给爸妈,希望他们看到照片时能常常回味旅行点滴,并期待下一年的旅行。自己也默默许下心愿,希望能尽早带他们出国旅行~

10. 第一次和男朋友一起长途旅行

一起旅行可能是一段关系的里程碑吧。在去往目的地的飞机上,被问道说:“这不会我们此行感情的最高峰吧?”结果还真不是,漫漫9天的旅途,一路上几乎没有大的争吵,也木有大的价值观冲撞,挺好挺好。

间隔年回来了,然后呢?

post on 4月 1st, 2013
Posted in 3.回顾总结反思

后间隔年是个伪命题吗?

昨天下午去参加了穷游网的 “出去,还回得来吗?” 后间隔年沙龙。之前填写活动申请表的时候,我在“想问嘉宾的问题”一栏写道:“我自己去年过了一个“出轨99天”的间隔季,回来以后经历了一个十分艰难的重建生活的过程,我想问嘉宾的是,如果他们再去过间隔年,为了‘更好地回来’,他们会怎么规划自己的间隔年?”我本期待在活动中会听到嘉宾们重点分享他们回来之后重建生活的历程,可是在现场听到的,更多的还是他们间隔年期间的经历,关于“后间隔年”的部分,有所谈及,但篇幅有限,并没有展开。末了主持人说:“也许‘后间隔年’本身不该是一个命题,间隔年以后就是生活。”(记不得逐字逐句的原话了,我理解的大概意思是这样)在现场的微博墙和散场人群的讨论声中,我也看到、听到了一些观众的反馈:“没多谈‘后间隔年’。”“还是在鼓励大家要出去啊?!”回家路上,我想来想去,都觉得“后间隔年”不是个伪命题。我于是想把自己“后间隔季”生活重建的过程写出来,涵盖身份重建、财务重建和关系重建三个方面。

身份重建

这里的“身份”,不是“我是一个有身份的人”里的“身份”,而是指社会角色。

间隔之前,我被工作赋予了一种主要的社会角色“XX行业XX公司XX职务”,无论行业光鲜与否、公司大小、职务高低,社会角色本身都能给人带来一种归属感。间隔之后,从志愿服务的公益组织和海外旅行中归来,身边的人不再是义工和旅行者,而是有“社会角色”的人,可是自己原有的社会角色已经消失不见,立马觉得无所适从,特别慌张,也就是大家常常提及的“落差”。这种落差的感觉,可能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消除的,有的人甚至因为无法接受这种落差不得不再次上路,离“回来”越来越远。

另外,不止是从“有社会角色的人”到“没有社会角色的人”的转变需要适应,从“旧的社会角色”到“新的社会角色”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往往人们在间隔年(季)之后价值观会有所调整,会选择更接近“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的职业轨迹。我在间隔季之后也转了行,有了“研究员”这样一个新的社会角色。我工作的头半年出现了一个很诡异的现象,就是在公司的各种对外交流中,我常常在讲到“我是……”时突然结巴,脑内小剧场开始各种打架:叫公司同事习惯称呼的英文名字?我不喜欢这样介绍自己,而且我的英文名字有够难念的。叫“暖乎乎”?嗯……这在正经的工作场合听起来跟叫自己“傻乎乎”有差吗?!叫本名?公司不兴这么叫。于是去年我总在混乱地称呼自己,视对方的年龄身份称自己“小+姓氏”“小+名字最后一个字”,面对大学生时,甚至连“小暖”“暖暖”这种我这把年纪叫起来已经有点毛骨悚然的名字都喊出来了。现在想来,名字混乱的背后是身份混乱:英文名字是我尚未适应的“研究员”新身份;“暖乎乎”是我自己认可的身份,但毕竟是个网络ID;本名是我的自然身份,可在这个ID和绰号满天飞的时代,在一些场合介绍自己时用本名总有种类似裸奔的不适感。上周五在公司主持座谈会的时候,我跟大学生们介绍自己时像同事一样说了英文名字,已经没有那种很不舒服的感觉了。我知道,这是因为半年多来,我已经渐渐认可并接受了自己“研究员”的新身份。

财务重建

finance chart

财务是一个有点敏感却无法回避的问题。这张是我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的净资产趋势图,蓝色的代表净资产。

间隔之前,我工作两年半,中等收入,三线城市消费,公司福利中含公寓,没有房租开支,外加写稿什么的,有一点积蓄。去年3月开始过间隔季,净资产随之一路走低。间隔之后,因为选择了上文所说的“更接近‘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的职业轨迹”,我转了行,不得不从entry level重新开始,来北京后消费却从三线城市水准被动拉升至一线城市水准。初期,租房加置办各种东西,净资产继续走低,草创期结束后开始小幅回升,真的是很小幅啊有木有!

另外,我在2012年除了一本杂志的专栏和“泰迪熊人类学”之外,几乎停掉了所有个人项目,前半年是因为过间隔季,后半年是因为要适应新工作,建立新的职业身份是件非常耗心耗血的事,木有心思干别的。于是,净资产回升得愈加慢起来。去年下半年,我常常在记账的时候盯着这张图发呆,默默想说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到过去的峰值!!!也会转去资产负债表看着那些老底儿上的数字很感恩地在心里念叨:幸好还有你们在~要是我过的是间隔年而不是间隔季,那些老底儿估计也已经换作各种风景了。虽然我自知经济状况的变动完全是自己的选择带来的,但生活压力来袭的时候,还是觉得倍儿委屈。偏偏在我觉得最最委屈的时候,原先行业的前辈开出了华丽丽的条件召唤我回去。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拒绝了。回去在收入上会有立竿见影的变化,但别的都不会比现在好。既然折腾了,就不能白折腾。前辈说我“不接地气”,其实不然,我还是很看好自己的长期行情的,啷里个啷~这会儿虽然钱没变多,但生活却变好了,听起来好像挺拧巴的,但真心是这么回事儿。

关系重建

关系方面,我在间隔季前后经历了家庭关系和工作关系的重建,另外,我也想说说情感关系的重建。

先说家庭关系。我是瞒着家里人去过间隔季的,这种做法挺不负责任的,不值得效仿。大概极少有父母会支持子女过间隔年、间隔季什么的,他们通常都觉得这事儿太不着调了。我大概间隔季过了三分之二的时候,被我妈发现了,她老人家很是生气,但没怎么说我,用她的话说:“我那是不稀得说你!”我在规划间隔季的时候,除了 “PART1爱人:去西南做志愿者”“PART2爱己:畅游北印度”,也规划了“PART3爱家:带父母去旅行”。这样大段的空闲时间不知何时再有,肯定要与父母多相处一段时间。这种安排无意中也暂缓了父母因我辞职而产生的焦虑。但也只是暂缓而已。去年十一我从北京回家,我妈整天说我,嫌我跑去北京嫌我换工作,各种嫌,我和她大吵了一架,大哭了一场,她大概被我吓到了,居然来跟我道歉,说:“你知道吗,我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老想,你跑那么远的地方,家里有什么事你回不来怎么办?”——就是这句话,让我人生第一次意识到:我的个体选择,是会给我的家人带来精神负担的;在此之前,我一直没心没肺地觉得,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件天经地义的事。我还是无法做到牺牲个人意志去满足父母期望,但十一回北京之后,我开始跟我妈通信,跟她讲我工作、生活中的细节,试图让她理解我在做什么,我为什么要做这个。要获得父母的理解,路漫漫其修远,好在我开始迈出这一步,而不像以前似的,一味责怪父母不理解,却不去做任何努力让他们理解。

再说工作关系。换工作,就得去适应新的工作环境。间隔季前后,我的工作环境相差巨大,在过去的工作环境里我老被认为是“不正常”的那一枚;新的工作环境里盛产奇葩,我在起初总被嫌“太正常”了……这种“太正常”也是一种同辈压力,我也是花了一段时间,才比较舒服地“做自己”。与此同时,换行业,意味着行业经验归零的同时,行业人脉也利落地归零了,得一点点重建,这个还好,急也急不得。

最后就是情感关系,在穷游沙龙,陈嘉和婷婷这对夫妻分享了一起去过间隔年的经历,前有谢谢和菜菜,后有猫力和瘦肉,一起浪迹天涯的眷侣总是让人艳羡。很多一个人上路间隔的,情感状态会随之发生变化。要么把另一半给间没了,要么间(捡)了个另一半回来。无论是哪种,都会随之带来生活状态的变化,这个是最没法准备的变数。

以上,便是我自己“后间隔季”重建生活的经历。我的间隔季收获太多太多,多得足以让我心甘情愿去承受或大或小的代价。它们有些是我出发之前没有预料到的,有些我虽然预料到了,但真的面对的时候还是挺难的。

“后间隔年”这个字眼的出现,说明已经开始有人去反思如何理性看待间隔年(季)这回事,而不是像之前那样一味推崇。穷游网以此为主题办沙龙,也是这种变化的一个信号。每个人过间隔年(季)的方式不尽相同,之后的选择也不尽相同,我的个人经历无法代表这个群体。我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希望能给有间隔年(季)打算的童鞋一点参考,也希望其它有间隔经验的人多多分享自己“后间隔时代”的生活,让打算过间隔年(季)的童鞋有更多的参照。

毕竟,出发是为了更好地回来。